汽车、房产、家电、影视、旅游……如今在各个消费领域,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消费力量。随着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新消费主力,如何获取他们的青睐,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共同命题。
消费断层,这个看起来如临深渊的词曾一度让白酒行业感到慌乱,以至于当青春小酒、互联网白酒等概念出现时,白酒行业蜂拥而上力推新品,以为抓住了白酒未来,实际却掀起了一股年轻化泡沫。
泡沫不一定是坏事,至少能带来反思。在刚刚落幕的春季糖酒会上,曾经喧闹一时的预调酒、玛卡酒几乎看不见了,曾经热火朝天的青春小酒也在大浪淘沙后归于平静。是时候沉下心了。今年春季糖酒会主题论坛,首次将焦点对准80后群体,从80后的经济观、消费观等角度解读这一群体的个性特征,同时让酒企直面80后群体展开交流。
相较于盲目推出所谓的年轻化产品,倾听与研究80后群体的兴趣与需求,或许才是白酒年轻化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白酒年轻化才刚刚开始
谈及白酒年轻化,不能不提“江小白”。
四年前江小白刚刚面世时,正是白酒行业进入调整阶段的初期,这样一个不同于白酒以往形象的新品牌,虽然让人眼前一亮,但对于它的未来行业是存疑的,有人曾预测它活不过一年。四年过后,青春小酒的风潮已经散去,江小白依然活着,成为白酒年轻化的符号产品之一。
“江小白”品牌创始人陶石泉说,早在十年前他就开始思考白酒如何做年轻化尝试,直到四年前推出江小白品牌,一路走到今天其实是战战兢兢坎坎坷坷。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没有捷径,也不是靠模仿就能完成。他认为,白酒年轻化发展首先需要找到行业发展的逻辑。
尽管早在2003年左右,白酒行业就开始探讨年轻化问题,但当时的行业环境并没有为之提供适宜的土壤。从2002年到2012年是白酒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,在这期间几乎所有企业都处于高速增长中,行业实际上是缺乏转型动力的,企业之间的差别也很难区分。直到2012年所谓危机来临时,白酒行业才真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。
在陶石泉看来,白酒行业只有在危机下才会有真提升,因为转型压力会迫使一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企业逐步被淘汰,也促成一些真正具备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去做提升和思考。
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由于方向还不明确,一旦出现某一亮点,企业往往会扎堆跟风,比如电子商务、连锁酒行、O2O模式、B2C模式、B2B模式、预调酒包括白酒年轻化等概念升温的时候,有很多企业投身其中,热点热的时候往往就存在一定的泡沫。
陶石泉认为,泡沫并不可怕,只有当泡沫被挤掉之后,留下来的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创新。
作为行业创新升级的一部分,陶石泉认为,白酒的年轻化之路才刚刚开始,对于前景他很乐观。
“年轻消费本身就是消费升级的一部分。在当前投资和出口拉动乏力的情况下,经济真正的出路在于内需消费的拉动,包括白酒在内的快消品行业,作为重要的消费环节之一将大有可为,未来白酒的总量和零售均价都无需悲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