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辑思维和PAPI酱的联手拍,推动了人们对社群经济认知的广泛普及,从各种互联网圈向产业扩散。结合这个节点,我们来谈社群的几个关键。
对社群的参与,对各种热门社群的参与,是传统营销推广的有效补充。从基本的层面来说,消费者被赋权之后,市场交易和互动沟通模式都在改变,这个改变已经不是虚拟现实,而是现实。所以积极参与进来,从茅台强令经销商发微博,到十八酒坊的社群联盟,这是一个不能缺席的洗牌转盘。从大众传播的话语权,到互联网的营销互动,到移动互联网的人人经销商,无论各种动作的笨拙与否,都要参与进来,哪怕尝试的参与进来。在以前的专栏中,我写过年会指定用酒的思考,也探讨过社群个性化和规模化的关系,但不变的前提是要参与其中。可以高调也可以低调,要深入的参与,才会理解这个潮流将把你的大船送向何方,以及更加明确你的大船的方向。而参与的方式,是人格化的企业和团队。董明珠、任正非等实业界做出了很好的榜样。充满人格魅力的存在非常重要。如果缺少了这个核心灵魂,不是人性的参与,那还难免充当傻傻金主的角色。
这涉及到第二个重点,社群的本质是什么,我们一定要对社群的本质保持足够的敬畏,而不是要驾轻就熟玩弄于股掌之间。互联网到现在应该更像社会学,人们在其中的各种态度和行为和真实社会越来越一致,社群也是如此。只不过,互联网赋予了每个人的的话语权和选择权,人人平等也许只是一个理想,但在互联网上貌似实现了。换个角度说,一个企业和组织的活力,在于激发每个员工的能量和创造力,互联网环境下意愿力创造力和执行力有机融合,如果理解互联网社会化对组织的结构,就更能理解社群。也就是去中心化和开放性,他才有活力和动力去发展,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。但社群如何为我们所用呢?利益和资本总是与操纵和推动分不开,温情的资本主义一定要充满悲悯,社群的玩法就一定要把自己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,必须人格化的存在,让企业人格化的存在。社群不仅仅一群喜好相同相似的人,更重要的是社群的建设方向。这就回到品牌的本质,转型升级,供给侧改革,归根结底,是在功能性满足的基础上,提供更具精神消费价值的优质产品。
还有一点,真正的趋势永远是人性的艺术,这几天正在召开科技庙会、移动互联网大会,科技是改变这个世界的核心力量,但大多数人,大多数企业家并不掌握科技,而是掌握借助科技配置资源的方法,创造市场价值。尤其在传统行业里面,是+互联网,还是互联网+已经晕掉的时候,科技更让人眼花缭乱。但还好,我们绝大多数的科技不是划时代的创造,都是应用的改良。所以真正的趋势是科技应用和服务,如何更艺术的服务用户,科技是更迭的,艺术是永恒的。工匠精神就是永恒的艺术,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的暗中角力是这个大戏的看点。从这个角度讲,所有的艺术家和红星都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,如何在众多的“贾跃亭演讲发布会”中保持对用户生活方式的参与和占有一席之地,仅仅是不够的,打动人心至关重要,社群就是企业市场化之外的一种个性化沟通艺术。
夏天是奔放热情的,对于酒水企业的创新营销来说,有时候要跟着感觉走,正如艺术的从直觉出发,同时深入理解互联网社群背后的逻辑和规律,让感觉来的更清晰和灵敏。相信在社群环境下,天然具有“群众基础”的酒水企业可以更精彩。